N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产最新动态 创造IP无限价值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公安部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政策解读

来源: 粤高
日期: 2021-07-09
浏览次数: 5

5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国知发保字〔2021〕12号,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办发〔2019〕56号),要求“顺畅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健全行政确权、公证存证、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之间的衔接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形成各渠道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维权效率。”“健全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部门对涉嫌犯罪的知识产权案件查办工作衔接机制。”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管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并负责对商标专利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安部立足机构改革后职责要求,在充分吸收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了《意见》。


二、重要意义


一是传承有益经验。机构改革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分别会同公安部制定了《关于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在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在打击假冒专利、假冒注册商标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意见》对有益经验做法进行了充分吸收,确保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


二是适应形势发展。机构改革后,为适应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统一管理新形势、新要求,《意见》积极回应地方执法保护需求,从会商机制、线索通报、信息共享、专业支撑、法律研究、业务培训、宣传教育、国际交流、奖惩机制等九方面就深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作出具体规定,加快构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服务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


三、重点条文说明


(一)关于会商机制。


2020年4月,《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印发,其中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协作配合,及时作出行政解释,完善重大案件移送机制,健全涉嫌犯罪案件查办工作衔接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为贯彻落实《推进计划》,《意见》第四条就会商机制作出规定,第一款规定国家部委层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公安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调会商机制,邀请有关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分析研判全国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形势,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拟定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第二款规定地方层面,省级及以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协调会商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共同研究落实相关工作。


(二)关于业务支撑。


《意见》第七条具体规定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相互间的业务支撑。


第一款明确公安机关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业务支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指导查办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等违法犯罪案件中,立案追诉标准、证据的固定和保全、违法犯罪行为人身份等问题是相关案件准确定性处理的关键。对此,第一款规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征求公安机关意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答复。


第二款明确在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的信息及法律状态等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公安机关的业务支撑。


一是注册商标信息及状态。2018年11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关于商标注册证明公示系统上线运行的公告》,指出“该系统用于公示商标注册证和优先权证明、商标变更、转让、续展证明等证明类文件的基本信息,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商标注册号、申请人名称、商标名称等条件进行检索,了解上述商标文件的内容和效力。我局在商标注册证上增加二维码后,扫描商标注册证上的二维码可以链接到商标注册证明公示系统查验其内容和效力。”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需要核实商标注册证和优先权证明、商标变更、转让、续展证明等证明类文件信息的,可以直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证明公示系统(网址:http://wsgs.sbj.cnipa.gov.cn:9080/tmpu/)核实。第二款规定,对商标注册证明公示系统信息的法律效力予以确认,同时,考虑到商标注册证明公示系统可能存在信息不完整和滞后的问题,对于无法从公示系统核实或者信息存在争议的,公安机关可以行函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实。在提升公安机关办案效率的同时,减轻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工作量,确保了注册商标信息准确。


二是专利信息及状态。按照相关规定,授予专利权时,专利登记簿与专利证书上记载的内容是一致的,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专利权授予之后,专利的法律状态的变更仅在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由此导致专利登记簿与专利证书上记载的内容不一致的,以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的法律状态为准。专利登记簿登记的内容包括:专利权的授予,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保密专利的解密,专利权的无效宣告,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恢复,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其解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以及专利权人姓名或者名称、国籍、地址的变更。根据《专利审查指南》,专利登记簿副本依据专利登记簿制作。所以,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需要核实涉案专利法律状态的,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其在各地设立的专利代办处申请出具《专利登记簿副本》即可。目前,全国范围内共设立34个专利代办处,分布在各直辖市、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以及青岛、深圳、苏州等城市。


三是地理标志信息及状态。2018年机构改革后,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原产地地理标志登记注册和行政裁决,拟定统一认定制度并组织实施。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需要核实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官方标志)、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市场主体等信息的,可以行函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核实。


第三款明确在具体执法标准方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公安机关的业务支撑。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商标侵权判断标准》《查处假冒专利行为和办理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案件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在制定时充分吸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等司法解释也已充分吸收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意见,确保商标、专利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因此,对于刑事案件中涉及的商标的使用、相同商标、同一种商品、假冒专利行为等认定问题,公安机关可以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商标、专利侵权判断标准等直接进行认定。我国商标、专利实行统一注册、分级管理的制度,县级以上负责商标、专利执法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有权对假冒注册商标、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作出认定,无法认定时可以逐级向其上级部门请示。为了保证办案程序合规、定性准确、标准统一,《意见》规定“对于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标准无法直接作出认定的,公安机关可以商请同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供专业意见。同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相关问题无法认定的,该部门应当逐级请示上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者由公安机关逐级报食药侦局征求保护司意见。”


(三)关于法律研究。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保护合力,《意见》第八条在共同加强法律研究方面作出细化规定。第一款规定国家部委层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公安部联合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家组,分析研判重点行业领域侵权假冒违法犯罪形势,对法律理解适用等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和课题研究,对疑难、复杂案件提供指导,服务支撑执法实践。


《推进计划》要求“支持各地区各部门举办知识产权保护高级研修项目,鼓励引导各地区各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学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岗位锻炼机会。”“推动解决食药侦警种打击知识产权犯罪队伍建设和人员配备等问题。指导相关公安院校增设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课程,加大执法培训力度。”2018年机构改革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机构、人员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改革后职能要求,各地亟需加强研究和培训,提升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因此,第二款规定从地方层面,就落实《推进计划》相关要求和适应改革形势提出具体举措。


(四)关于奖惩机制。


《推进计划》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奖励制度,对为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2007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公安部多次组织开展对知识产权系统、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与个人的联合表扬活动,有力鼓舞了士气,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上台阶。为落实《推进计划》相关要求,传承有益经验,同时,加强督促指导,推动《意见》有效落实,《意见》第十一条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公安部定期联合通报表扬和通报批评制度作出规定。




推荐服务
  • 点击次数: 4
    2023 - 08 - 18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知识产权执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针对当前侵权假冒行为的新特点,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法治保障,建立完善执法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基本建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社会监督协调运作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意见》突出知识产权执法的重点产品、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和重点环节。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产品为重点,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加大外商投资领域和老字号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举报投诉较多的商品交易市场以及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的执法。严厉查处恶意申请注册商标和违法开展商标专利代理等行为。《意见》强化执法支撑保障措施。一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提升执法的统一性和规范化水平。二是健全完善执法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完善线上线下结合、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全链条执法。三是强化执法技术支撑,结合开展“数字+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和规范执法数据报送、情报实时归集、线索科学分析、数据有效利用。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沟通联系,健全知识产权权利人联系名录。五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执法人才建设发展计划。《意见》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制度机制,着力构建上下统一协调、优化协同高效的执法体系。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强化工作指导,建立完善业务咨询和请示答复制度。加大宣传普法力度,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点击次数: 1
    2023 - 08 - 10
    近日,《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3条,以激励高质量专利创造为导向,以提升专利保护水平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推动专利价值实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涉及专利促进、专利保护、专利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内容。《条例》创设了专利公开实施清单制度和公证悬赏取证制度。专利公开实施清单制度,即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项目所形成的专利成果,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享有专利权的,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且专利成果发明人也未申请实施的,应当将其纳入公开实施清单,并合理确定专利公开实施的方式和费用标准,通过制度设计唤醒“沉睡”的专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公证悬赏取证制度,即鼓励和支持公证机构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供固定悬赏取证意思表示、保管悬赏报酬并代为支付等公证服务,同时明确专利管理部门可以向社会公众有偿征集有关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证据或者线索,探索解决专利维权过程中取证难问题。此外,《条例》还增设重庆市专利奖励制度、完善职称考核评价体系,提出要对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已经实施并且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专利,应当作为开展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位或者职级晋升工作时评价考核发明人、设计人的重要因素。同时,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例》对重复侵权,扰乱了专利管理秩序的行为,为明知是假冒专利提供运输、仓储、隐匿、广告、展示等便利条件的行为,设定了行政处罚,进一步提升专利违法行为的成本。如重复侵权,扰乱专利管理秩序的,由专利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点击次数: 1
    2023 - 08 - 04
    近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优化涉企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和落实细节,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发改体改〔2023〕1054号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全国工商联: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现提出以下措施。一、促进公平准入    1. 在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中,选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推介会、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开辟专栏等方式,向民营企业集中发布项目信息,积极引导项目落地实施。各地区对照上述举措,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并加强推介。(责任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    2. 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推动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责任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    3.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责任单位: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
  • 点击次数: 2
    2023 - 07 - 31
    近日,天河《广州天河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2022年)》(白皮书),《2023年天河区知识产权工作要点》以及《广州天河区知识产权强企强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3份文件陆续发布,标志着天河区知识产权工作改革创新进入新阶段。据统计,2022年天河区发明专利授权量728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507649件、作品著作权登记29038件,均居全市之首,“推动行政、仲裁、司法有机衔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三项创举入选广东省知识产权基层改革重大创新举措,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了解,这是天河区首次发布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全面反映年度知识产权工作成果。天河区发布的《广州天河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2022年)》(白皮书),从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以及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展示了2022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据悉,天河区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发明专利、注册商标、登记版权均为全市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织网紧密,宣传、市场、文化、司法、公安、法院等各部门密切配合,严格保护、协同保护格局基本形成;金融创新持续推进,转移转化更为活跃,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扩展,知识产权强园强企逐步增多;“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根据《2023年天河区知识产权工作要点》,为全面落实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天河区制定了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计划,包含了六个方面20项任务,并进一步细化分解,形成19项量化指标,目标实现四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和创新:● 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突破60件;● 市场化运营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0”的突破;● 专利开放许可精准对接实现“0”的突破;● “正品正货”行动及商标品牌战略突破重点商圈走向全区。根据《天河区知识产权强企强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天河力争实现“五个显著提升”。...
Copyright © 2018 - 2019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 191 号 B 塔 4416
电话:+86 020-32502900
传真:+86 020-32502999
邮编:510000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0-32502900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