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产最新动态 创造IP无限价值

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申请行为,将重复专利侵权等6种行为纳入严重失信行为

来源: 粤高
日期: 2021-07-07
浏览次数: 11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81号建议答复的函。其中提到,高度重视专利审查质量,严格专利申请审批,加大排查处理力度,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申请行为,持续推进专利申请质量提升。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共38个部门和单位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将重复专利侵权等6种行为纳入严重失信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81号建议答复的函


王利平、王连春、李薇、高苏娟、殷勇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力的建议”收悉。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造更加高效立体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



(一)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建设。与地方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面向省、市优势产业和县(区)快销商品产业,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截至2021年6月8日,已在北京、江苏、山东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布局建设5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在广东、浙江等11个省(直辖市)布局建设25家快速维权中心,涉及灯饰、家纺、陶瓷、家电等25个地方特色聚集产业。


(二)最高人民法院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形成以最高人民法院为龙头,以北京、上海、广州、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院为重点,以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22家知识产权法庭为支撑的“1+4+22”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格局。




二、关于“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配备专业人才,提升服务能力”



(一)知识产权局持续加强人才储备工作。积极推进专利审查专家库建设,聘请各领域技术专家1000余人,为审查员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开展技术讲座、解答技术问题等,促进审查员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培训,重点设置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培训,每年举办培训项目200余期,带动全国举办各级各类培训超5000期,培训超52万人次。


(二)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高标准创造和保护。高度重视专利审查质量,严格专利申请审批,加大排查处理力度,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申请行为,持续推进专利申请质量提升。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共38个部门和单位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将重复专利侵权等6种行为纳入严重失信行为。




三、关于“加快建设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体系”



(一)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业务指导,制定出台《商标侵权判断标准》,修订《专利纠纷行政调解指南》《查处假冒专利和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行为办案指南》《专利执法行政复议和应诉指引》等,评选发布年度专利、商标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和第一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以云上“广交会”、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等为重点,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地方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元旦春节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2万件,同比增加9.9%。


(二)知识产权局着力加强维权援助机制建设。加大维权援助工作力度。2020年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完善维权援助制度,提高维权援助服务水平。目前,全国共有维权援助机构1000余家,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共办理维权援助申请3.3万余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4.3万余次,提供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参考意见9384件。推动维权援助资源整合,方便权利人和社会公众的维权选择。2020年4月,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线上服务平台(网站www.ipwq.cn和公众号: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改版上线,发布国内外维权援助案例61个、国家和地方维权援助政策法规112项、维权援助知识问答库196个。


(三)人民法院积极研究应对惩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强调对知识产权案件虚假诉讼的认定和惩处。2020年4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明确指出,依法制止不诚信诉讼行为,妥善审理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


(四)积极推进多部门协同配合,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局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同推进落实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截至目前,第一批167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1094名调解员已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知识产权局与公安部印发《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各地方知识产权局与人民法院等部门积极协作,共同推进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动协作工作模式。


最后,衷心地感谢您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1年7月1日


推荐服务
  • 点击次数: 4
    2024 - 11 - 26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深入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加强商标行政保护专业指导,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办法》对多年来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的有益经验与做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提炼总结,共十九条,对违法经营额的定义、违法经营额计算的一般标准、复杂侵权情形中违法经营额的计算标准、无法查证实际违法经营额的处理、不计入违法经营额的特殊情形、反向移送中违法经营额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细化规定,解决了一系列争议和突出问题,为商标执法部门计算违法经营额提供具体规范操作指引,助力营造透明度高、可预见性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做好《办法》的宣传解读,推进《办法》的实施,进一步统一规范执法标准,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 点击次数: 4
    2024 - 10 - 24
    自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PCT试点项目的用户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支付国际检索费。欧洲专利局(EPO)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共同宣布,双方联合开展的专利合作条约(PCT)试点项目进入下一阶段。这一新阶段为提交PCT的中国申请人指定欧洲专利局作为其国际检索单位(ISA)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自2024年12月1日起,申请人将可以使用人民币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向欧洲专利局支付相关检索费用。2020年12月1日,该试点项目第一阶段正式启动。第二阶段将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和居民以人民币支付费用,使申请人更容易获得欧洲专利局高质量的国际检索和书面意见。通过选择欧洲专利局作为其国际检索单位,申请人可以更快获得欧洲专利保护。此外,第二阶段保留了其关键优势,例如根据PCT第二章向欧洲专利局提交国际初步审查请求,进入欧洲阶段时将减少75%的审查费,且不需要欧洲补充检索和PCT申请翻译,从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试点项目上限为每年3000份申请,以确保广大申请人能够继续利用这些优势。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指出,作为中欧两局的重要合作内容之一,试点项目开展近四年以来,超过440多个创新主体从中获益,受到了中国用户的广泛好评。我们对试点项目进入第二阶段表示欢迎,届时参与项目的中国用户将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缴费,更加便捷地在欧洲申请专利和获得保护。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普诺斯表示,这一新付款方式的推出是我们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改进为中国申请人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同时凸显了国际合作在促进创新方面的重要性。通过简化程序和降低成本,我们将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继续支持中国的创新者进入欧洲的技术市场,促进增长并加强我们地区之间的联系。
  • 点击次数: 2
    2024 - 10 - 17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集聚了全国企业近五成的研发经费投入,产出了七成左右的发明专利,贡献了全国12.71%的GDP。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稳步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2018—2022年均增速为9.36%,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2.37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2018—2022年,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作为新兴产业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及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4.86%和10.23%,实现两位数增长;专利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14万亿元,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23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02%,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多年发布年度监测报告,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力促进了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点击次数: 8
    2024 - 10 - 1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供给结构和行业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一、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我国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约为8.9万家,同比增长2.9%。其中,专利代理机构5269家,商标代理机构35712家;·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机构约为2.2万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机构约为0.9万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机构约为1.6万家;·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的机构约为5.8万家。二、行业营收规模稳中有升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约为2850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319.5万元。专利代理机构总营业收入约为462.6亿元,单个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934.9万元。2023年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营业收入(即劳动生产率)为28.9万元/人。三、促进就业效果不断显现截至2023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约为98.4万人,同比增长1.5%。其中,执业专利代理师为34396人,同比增长9.7%。2023年,有41.4%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招收了新入职人员,15.8%的机构录用了应届毕业生。新入职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5~30岁。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保持较高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1.5%。四、服务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地理覆盖范围显著增加,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覆盖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地级行政区划单位的覆盖比例为89.6%,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较前年提升6.2个百分点。知识产权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提供两种及以上业务的知识产权服...
Copyright © 2018 - 2019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 191 号 B 塔 4416
电话:+86 020-32502900
传真:+86 020-32502999
邮编:510000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0-32502900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