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产最新动态 创造IP无限价值
【图文解读】《广州市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政策文件解读材料
来源:
粤高
日期:
2022-03-14
浏览次数:
7
![【图文解读】《广州市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政策文件解读材料 【图文解读】《广州市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政策文件解读材料]()
【图文解读】《广州市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的政策文件解读材料
![【图文解读】《广州市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政策文件解读材料 【图文解读】《广州市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政策文件解读材料]()
(一)背景及依据.
近年来,广州积极适应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需求,敢于先行先试、敢于开拓创新,注重发挥产业应用齐全、数字政府领先的优势,优化政策链、生态链、人才链、载体链等顶层设计,构建自主创新的软件产业集群生态。2020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4949亿元(工信部口径),同比增长15.5%。
根据《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穗厅字〔2021〕17号)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软件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支撑地位,打造“信创支撑、软件定义、应用带动”的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制定《广州市软件和信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大信创、强平台、新应用、广布局”的产业生态发展工程,提质升级中国软件名城,打造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
(二)目标及任务
把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经济社会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战略引擎,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链群发展,实施“大信创、强平台、新应用、广布局”的产业生态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产业“固链、补链、建链、强链、延链”,拓展软件产业规模厚度、创新深度、空间广度,打造“信创支撑、软件定义、应用带动”的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成为辐射大湾区、引领全国、走向国际的世界软件创新名城。
《行动计划》包括四部分内容:
(一)工作目标。到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建设1个中国软件名园,打造链条强韧的信创、区块链、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数字创意等重点产业链群。
(二)发展方向。通过实施“大信创、强平台、新应用、广布局”四大工程,推动产业链基础高级化,重构产业链价值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拓展产业链发展新空间。
(三)主要任务。重点实施“固链、补链、建链、强链、延链”五大行动共14项任务,从创新能力、技术底座、产业生态、数产融合、载体布局等方面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保障措施。深入对接省软件和信息服务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工作部署,统筹产业链整体工作,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加强招商引资、创新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各有侧重、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关键词诠释
(一)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通用的量子计算机,其理论模型是用量子力学规律重新诠释的通用图灵机。量子计算机只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所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从计算的效率上,由于量子力学叠加性的存在,某些已知的量子算法在处理问题时速度要快于传统的通用计算机。
(二)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三)工业APP: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承载工业知识和经验,满足特定需求的工业应用软件。
推荐服务
-
点击次数:
5
2023
-
01
-
31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五一五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持续提高专利审查服务信息化和便利化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23年2月7日(含当日)起,全面推行专利证书电子化。当事人以电子形式申请并获得专利授权的,通过专利业务办理系统下载电子专利证书;以纸质形式申请并获得专利授权的,按照《领取电子专利证书通知书》中告知的方式下载电子专利证书。特此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1月19日
-
点击次数:
3
2023
-
01
-
16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五一〇号为保障修改后专利法的施行,回应创新主体对局部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本国优先权的迫切审查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修订《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现予发布,自2023年1月1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1月4日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专利申请人自2021年6月1日(含该日,下同)起,可以通过纸件形式或电子形式,依照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提交请求保护产品的局部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申请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整体产品的视图,并用虚实线相结合或者其他方式表明所需要保护的内容,要求保护的局部包含立体形状的,提交的视图中应当包括能清楚显示该局部的立体图;未在整体产品的视图中用虚实线相结合方式表明所需要保护的内容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请求保护的局部。第二条 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对于申请日为2021年6月1日后的专利申请,申请人认为存在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通过纸件形式或电子形式提出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施行后对上述申请进行审查。第三条 对于申请日为2021年6月1日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依照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提交请求外观设计专利本国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在先申请是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可以就相同主题提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先申请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可以就附图显示的设计提出相同主题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要求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作为本国优先权基础的除外。第四条 对于申请日为2021年6月1日后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依照专利法第三十条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第五...
-
点击次数:
10
2022
-
12
-
16
来源: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安排,前期,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我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广东共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2万家,约占全国的1/4;从业人员约21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3.1%。本次抽样调查,采取网上问卷调查方式,共抽取原始样本850家,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91份,回收率93.1%。本报告基于调查回收的791份有效问卷,对比2021年、2020年统计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形成。一、主要结论(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对比2021年、2020年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在11-50人及50人以上的机构占比逐年升高,机构规模正不断扩大。图1 2020-2022年服务机构规模变化情况2022年,48.5%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有招聘新员工,平均每家机构招聘人数为3.09人,调离(离职)2.43人,平均单家机构净增加0.67人。在有新进员工的机构中,46.1%的机构新进有应届毕业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二)人才结构逐年优化32.7%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相较去年上升5.2%,上升趋势明显。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数量共1904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4.8%,单个机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平均人数为2.41。2022年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机构占15.4%,平均每家机构拥有0.46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机构占30.0%,平均每家机构拥有0.91人。图2 2020-2022年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机构占比(三)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受访机构中,有710家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占比为89.8%;343家有开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占比为43.4%;184家有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占比为23.3%;180家企业有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占比为22.8%;63家机构有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业务,占比...
-
点击次数:
9
2022
-
11
-
29
一、开展专利产品备案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对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作出一系列部署,为专利支撑创新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落实《纲要》和《规划》的重要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采取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两步走”的方式,先行启动专利产品备案工作,后续根据产品备案和数据积累情况,适时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对于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而言,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和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本地区专利运用和产业发展情况、精准发力促进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有效实施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政策、科学引导企业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对于参与备案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专利产品备案获得《备案证明》,作为消费决策参考,也可以在相关项目申报中作为产品技术先进性和专利市场效益的有力证明,获取有关的政策支持。二、由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统一备案有何考虑?答:为扎实有序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和认定工作,避免各地分头建设造成的重复投入、标准各异等问题,2022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复函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同意其建设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通知》明确,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认定”的原则,由试点平台统一提供专利产品备案的公益性服务。在备案过程中,试点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且全年开放,随时可以填报。三、哪些主体可以进行产品备案?一件产品涉及多个备案主体的情况如何操作?答:按照《通知》所附的《专利产品备案条件及流程》,备案主体应当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社会组织,且应当是制造、销售专利产品的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同一产品不得重复备案。如同一产品涉及不同的备案主体,应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