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产最新动态 创造IP无限价值

[广州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实施办法的通知

来源: 粤高
日期: 2022-02-22
浏览次数: 3

[广州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州市科技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科技成果

登记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加速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现印发《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实施办法》,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工作,有效利用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加速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根据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科技成果登记与信息公开的实施办法》(粤科管字〔2013〕127号)及《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结合广州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完成人(含个人和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实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相关科技活动所取得的具有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重要进展和重要结果。科技成果一般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


  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发现并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科技成果,成果形式主要包括科学论文和专著。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可用于生产或指导生产的科技成果,包括可以独立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新设计、新方法、新装置、新装备、新资源及其他应用技术。


  软科学研究成果是指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有关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管理科学与政策科学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主要包括软科学研究报告和著作等。


  第三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科技成果登记与信息公开工作。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具有承接科技成果登记业务能力的有关组织或机构(以下简称登记机构)开展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成果完成人研究开发,或作为第一完成人合作研究开发,通过验收、机构评价等方式完成评价的科技成果登记活动。


  凡执行国家、省(部)、市、区各类科技计划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其中,市级科技计划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在市科技成果登记机构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参照本办法执行。


  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


  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环境、生态、资源造成危害的科技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得给予登记。


  第五条 科技成果登记应客观、准确、及时,并建立科技成果登记数据库。登记入库的科技成果应当公开发布,促进全市科技成果信息交流和技术转移。


  第六条 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合作完成的第一完成人负责向登记机构办理科技成果登记,不得重复登记。


  第七条 完成评价的科技成果应及时办理登记手续。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合作完成的第一完成人应当在成果评价之日起3个月内履行科技成果登记手续。


  市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合作完成的第一完成人应当在完成成果评价后同步办理成果登记,完成成果登记的市科技计划项目才视同完成项目全部工作。


  第八条 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登记材料规范、完整、真实;


  (二)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三)不存在成果权属、完成人等方面争议;


  (四)不涉及国家秘密;


  (五)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 科技成果登记程序如下:


  (一)完成人或合作完成的第一完成人提交申请。


  1. 项目负责人在网络平台进行账户注册,根据申请登记的科技成果类型在线填报《科技成果登记表》(由科技部统一制定)及提交登记申请材料。


  基础理论成果:(1)评价证明,包括完成人名单在内的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书或本单位学术部门评价意见;(2)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3)学术论文、学术专著;(4)工作总结报告。


  应用技术成果:(1)评价证明,包括完成人名单在内的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书或科技成果评价报告;(2)技术研究报告与工作总结报告;(3)第三方应用证明及经济、社会效益证明材料。


  软科学研究成果:(1)评价证明,包括完成人名单在内的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书或软科学成果评价报告;(2)研究报告;(3)工作总结报告。


  所提交的技术文件资料应符合技术档案管理和相关行业规范要求,评价证明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2. 完成人或合作完成的第一完成人核对与提交申请。完成人或合作完成的第一完成人对项目负责人提交的登记材料的真实性、与评价证明的一致性等进行核对并在线提交申请。


  (二)登记机构形式审查。登记机构在线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提交材料的完整性、成果与评价证明的一致性等。


  (三)项目负责人提交登记材料。项目负责人将通过形式审查的《科技成果登记表》在线提交至登记机构。


  (四)登记机构审核。登记机构在线收到登记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提交材料的完整性、登记与申请材料的一致性等。


  第十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审核通过的科技成果在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网站进行公示,公示发布之日起30日内为科技成果登记异议期。同时成果完成单位应在本单位公示7个工作日。


  第十一条 成果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单位和个人,应以书面方式提出,并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注明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及法人签字确认。异议的调查处理由成果评价(含验收)部门负责。


  匿名提出异议、未签署真实姓名、未加盖单位公章及法人签字、异议期满后提出异议的异议材料不予受理。


  凡存在异议的科技成果,在异议未解决之前,不予登记;经调查核实,发现弄虚作假,剽窃、篡改或者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不予登记。


  第十二条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或有异议但经核实后无争议的科技成果,由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第十三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建立科技成果登记信息公开制度,在指定的信息公开平台建立科技成果登记信息查询系统,按照登记成果的名称、完成单位、应用情况、研究起始时间、研究终止时间、成果转移联系方式等信息设置查询内容。


  第十四条 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将科技成果登记情况列入科技信用记录。对于不按要求进行成果登记而影响科技成果信息统计和信息公开的完成人或合作完成的第一完成人,由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登记机构应在证书发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送成果登记信息。


  第十五条 对于已登记的科技成果,经成果评价机构确认,发现弄虚作假,剽窃、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由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收回登记证书并按照科研诚信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登记机构及负责信息公开机构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披露、转让所登记的科技成果的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科技成果登记实施办法的通知》(穗科规字〔2020〕4号)同时废止。



推荐服务
  • 点击次数: 5
    2023 - 08 - 18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知识产权执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针对当前侵权假冒行为的新特点,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法治保障,建立完善执法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基本建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社会监督协调运作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意见》突出知识产权执法的重点产品、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和重点环节。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产品为重点,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加大外商投资领域和老字号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举报投诉较多的商品交易市场以及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的执法。严厉查处恶意申请注册商标和违法开展商标专利代理等行为。《意见》强化执法支撑保障措施。一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提升执法的统一性和规范化水平。二是健全完善执法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完善线上线下结合、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全链条执法。三是强化执法技术支撑,结合开展“数字+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和规范执法数据报送、情报实时归集、线索科学分析、数据有效利用。四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沟通联系,健全知识产权权利人联系名录。五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执法人才建设发展计划。《意见》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执法制度机制,着力构建上下统一协调、优化协同高效的执法体系。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强化工作指导,建立完善业务咨询和请示答复制度。加大宣传普法力度,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点击次数: 1
    2023 - 08 - 10
    近日,《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3条,以激励高质量专利创造为导向,以提升专利保护水平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推动专利价值实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涉及专利促进、专利保护、专利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内容。《条例》创设了专利公开实施清单制度和公证悬赏取证制度。专利公开实施清单制度,即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项目所形成的专利成果,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享有专利权的,自授权公告之日起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且专利成果发明人也未申请实施的,应当将其纳入公开实施清单,并合理确定专利公开实施的方式和费用标准,通过制度设计唤醒“沉睡”的专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公证悬赏取证制度,即鼓励和支持公证机构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供固定悬赏取证意思表示、保管悬赏报酬并代为支付等公证服务,同时明确专利管理部门可以向社会公众有偿征集有关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的证据或者线索,探索解决专利维权过程中取证难问题。此外,《条例》还增设重庆市专利奖励制度、完善职称考核评价体系,提出要对促进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已经实施并且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专利,应当作为开展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位或者职级晋升工作时评价考核发明人、设计人的重要因素。同时,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例》对重复侵权,扰乱了专利管理秩序的行为,为明知是假冒专利提供运输、仓储、隐匿、广告、展示等便利条件的行为,设定了行政处罚,进一步提升专利违法行为的成本。如重复侵权,扰乱专利管理秩序的,由专利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点击次数: 2
    2023 - 08 - 04
    近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优化涉企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和落实细节,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发改体改〔2023〕1054号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全国工商联: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现提出以下措施。一、促进公平准入    1. 在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中,选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推介会、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开辟专栏等方式,向民营企业集中发布项目信息,积极引导项目落地实施。各地区对照上述举措,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并加强推介。(责任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    2. 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推动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责任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    3.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责任单位: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
  • 点击次数: 2
    2023 - 07 - 31
    近日,天河《广州天河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2022年)》(白皮书),《2023年天河区知识产权工作要点》以及《广州天河区知识产权强企强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3份文件陆续发布,标志着天河区知识产权工作改革创新进入新阶段。据统计,2022年天河区发明专利授权量728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507649件、作品著作权登记29038件,均居全市之首,“推动行政、仲裁、司法有机衔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三项创举入选广东省知识产权基层改革重大创新举措,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了解,这是天河区首次发布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全面反映年度知识产权工作成果。天河区发布的《广州天河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2022年)》(白皮书),从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以及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展示了2022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据悉,天河区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发明专利、注册商标、登记版权均为全市第一;知识产权保护织网紧密,宣传、市场、文化、司法、公安、法院等各部门密切配合,严格保护、协同保护格局基本形成;金融创新持续推进,转移转化更为活跃,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扩展,知识产权强园强企逐步增多;“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根据《2023年天河区知识产权工作要点》,为全面落实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天河区制定了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计划,包含了六个方面20项任务,并进一步细化分解,形成19项量化指标,目标实现四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和创新:● 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突破60件;● 市场化运营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现“0”的突破;● 专利开放许可精准对接实现“0”的突破;● “正品正货”行动及商标品牌战略突破重点商圈走向全区。根据《天河区知识产权强企强园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天河力争实现“五个显著提升”。...
Copyright © 2018 - 2019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 191 号 B 塔 4416
电话:+86 020-32502900
传真:+86 020-32502999
邮编:510000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0-32502900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