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产最新动态 创造IP无限价值

这些行为将被严厉打击......

来源: 粤高
日期: 2021-03-17
浏览次数: 5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关于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一、加快遏制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专利申请代理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持续严密监控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行为,及时转送相关信息清单。各地区按照要求约谈相关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限期整改。对于全面自查整改的,可酌情从轻处置,对于未认真自查、主动整改的,根据情节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并依照有关规定实施协同限制。对于在查处无资质专利代理案件中发现同时代理提交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非正常专利申请的,作为从重处罚情节严肃处置,并加大集中曝光力度。


二、严厉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申请代理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现行工作机制,及时公示或集中转办涉嫌恶意抢注、囤积商标以及不良影响转让的商标代理信息,并结合月均代理量等信息,建立商标代理机构重点关注名单,加强数据分析,如发现通过自行注册公司或联合其他主体抢注、囤积商标的,转各地区查办。各地区要加强对相关商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约谈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职责严肃查处。要积极出台本地区恶意商标申请代理行为认定规范,开展认定工作,依法严肃查处相关代理行为。


三、持续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监测专利申请、缴费等数据,定期筛查以联系人名义开展专利“黑代理”行为线索,并组织行业组织或志愿者及时向地方反馈相关线索。各地区要及时核查,证据确凿的,依法作出处罚,从严认定违法所得,加大罚款力度,并及时公开、集中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要加大对出租、出借专利代理资质机构联合查处力度,查处“黑代理”行为的地方知识产权局要及时将出租、出借专利代理资质信息移送相关专利代理机构所在地知识产权局,实现对“黑代理”和出租出借资质机构的“双处罚”。案件涉及多个省份或有重大影响的,可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办理。


四、加强对平台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引导规范


对于平台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要加强引导规范,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对线上专利、商标申请和交易的代理信息进行监控,扩大定向监控范围,提高监测频率,及时发现不良影响转让、虚假宣传、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行为线索,及时固定网络证据并转地方。各地区要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对于不规范经营行为要及时约谈整改,加强与本地区有关执法队伍的沟通协调,协同加强对平台开展代理业务有关违法行为的监管。


五、严厉打击伪造、变造法律文件印章等行为


各地区在开展专利、商标代理检查时,随机抽查有关业务档案,结合日常举报投诉等情况,及时发现伪造、变造法律文件、印章、签名等行为,依法依职责快速立案查处,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欺诈、虚假宣传等以不正当手段扰乱商标代理市场秩序等行为,也应从严从快查处。


六、加强与日常监管和长效机制的衔接


各地区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要继续推进专利、商标代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完善日常举报投诉办理机制,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提升监管效率,建立健全跨地区案件与人员协作调度、办案专家咨询等长效机制,加强办案人员培训和研讨交流,提升监管办案水平。


要依法、及时公开对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将有关信息纳入有关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依规向社会公示。对于受到行政处罚或者严重失信的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各地区知识产权局和各类专利、商标代理行业组织要加强协同监管,在各类优惠政策与项目支持、服务机构推介、专利诉讼代理人推荐、机构和个人评优评先评奖、各类活动参加单位筛查、有关专家和人才推荐等方面予以全面限制。


七、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社会监督作用


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成立专门的专利、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健全行业自律规范和惩戒规则,公开征集违法代理线索,协助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加强培训和宣传引导,开展宣誓倡议活动,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区可发动法律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或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违法代理线索暗访、调查,协助开展证据搜集等工作,推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八、强化组织保障,落实监管责任


有序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是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的重要抓手。加强监管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蓝天”行动督导,对于推诿拖延、行动不力的,视情予以通报批评;对于表现积极、效果显著的,加大支持和激励力度。


各地区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加强代理监管人员力量和工作条件保障,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持续改善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秩序,充分激发市场化知识产权服务活力,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各地区请于每月5日前通过代理管理系统报送案件信息,并于2021年11月30日前报送专项整治年度总结,重大事项及时报告。


特此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1年3月11日


(联系人及电话: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  010—62083618)


推荐服务
  • 点击次数: 2
    2023 - 01 - 31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五一五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持续提高专利审查服务信息化和便利化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23年2月7日(含当日)起,全面推行专利证书电子化。当事人以电子形式申请并获得专利授权的,通过专利业务办理系统下载电子专利证书;以纸质形式申请并获得专利授权的,按照《领取电子专利证书通知书》中告知的方式下载电子专利证书。特此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1月19日
  • 点击次数: 2
    2023 - 01 - 16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五一〇号为保障修改后专利法的施行,回应创新主体对局部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本国优先权的迫切审查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修订《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现予发布,自2023年1月1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年1月4日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专利申请人自2021年6月1日(含该日,下同)起,可以通过纸件形式或电子形式,依照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提交请求保护产品的局部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申请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整体产品的视图,并用虚实线相结合或者其他方式表明所需要保护的内容,要求保护的局部包含立体形状的,提交的视图中应当包括能清楚显示该局部的立体图;未在整体产品的视图中用虚实线相结合方式表明所需要保护的内容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请求保护的局部。第二条 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对于申请日为2021年6月1日后的专利申请,申请人认为存在专利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通过纸件形式或电子形式提出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施行后对上述申请进行审查。第三条 对于申请日为2021年6月1日后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依照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提交请求外观设计专利本国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在先申请是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可以就相同主题提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先申请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可以就附图显示的设计提出相同主题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其在先申请自后一申请提出之日起即视为撤回,但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要求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作为本国优先权基础的除外。第四条 对于申请日为2021年6月1日后的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依照专利法第三十条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第五...
  • 点击次数: 5
    2022 - 12 - 16
    来源: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安排,前期,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我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广东共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2万家,约占全国的1/4;从业人员约21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3.1%。本次抽样调查,采取网上问卷调查方式,共抽取原始样本850家,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91份,回收率93.1%。本报告基于调查回收的791份有效问卷,对比2021年、2020年统计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形成。一、主要结论(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对比2021年、2020年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在11-50人及50人以上的机构占比逐年升高,机构规模正不断扩大。图1 2020-2022年服务机构规模变化情况2022年,48.5%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有招聘新员工,平均每家机构招聘人数为3.09人,调离(离职)2.43人,平均单家机构净增加0.67人。在有新进员工的机构中,46.1%的机构新进有应届毕业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二)人才结构逐年优化32.7%受访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相较去年上升5.2%,上升趋势明显。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数量共1904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4.8%,单个机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平均人数为2.41。2022年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机构占15.4%,平均每家机构拥有0.46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的机构占30.0%,平均每家机构拥有0.91人。图2 2020-2022年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机构占比(三)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受访机构中,有710家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占比为89.8%;343家有开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占比为43.4%;184家有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占比为23.3%;180家企业有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占比为22.8%;63家机构有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业务,占比...
  • 点击次数: 5
    2022 - 11 - 29
    一、开展专利产品备案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对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探索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作出一系列部署,为专利支撑创新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落实《纲要》和《规划》的重要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采取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两步走”的方式,先行启动专利产品备案工作,后续根据产品备案和数据积累情况,适时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对于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而言,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和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本地区专利运用和产业发展情况、精准发力促进企业产品竞争力提升、有效实施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政策、科学引导企业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对于参与备案的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专利产品备案获得《备案证明》,作为消费决策参考,也可以在相关项目申报中作为产品技术先进性和专利市场效益的有力证明,获取有关的政策支持。二、由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统一备案有何考虑?答:为扎实有序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和认定工作,避免各地分头建设造成的重复投入、标准各异等问题,2022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复函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同意其建设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通知》明确,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认定”的原则,由试点平台统一提供专利产品备案的公益性服务。在备案过程中,试点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且全年开放,随时可以填报。三、哪些主体可以进行产品备案?一件产品涉及多个备案主体的情况如何操作?答:按照《通知》所附的《专利产品备案条件及流程》,备案主体应当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社会组织,且应当是制造、销售专利产品的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同一产品不得重复备案。如同一产品涉及不同的备案主体,应由相...
Copyright © 2018 - 2019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 191 号 B 塔 4416
电话:+86 020-32502900
传真:+86 020-32502999
邮编:510000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0-32502900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