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产最新动态 创造IP无限价值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来源: 粤高
日期: 2018-07-19
浏览次数: 47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据时尚商业快讯消息,Diesel母公司OTB起诉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因抄袭其Diesel牛仔裤、Marni凉鞋设计的案件,最终获得胜诉。

此事还要追溯到3年前。2015年11月,OTB集团提起指控:Zara制造和销售仿制商品的行为违反了欧盟知识产权法,其中Skinzee-SP牛仔裤的外观专利已在欧盟注册。

尽管Inditex嘴上不承认——坚持称其凉鞋设计与Marni凉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Diesel的牛仔裤因缺乏原创性也不存在侵权行为。但米兰法院认为,Zara的行为已构成抄袭与侵权,要求Inditex集团立即召回侵权物并停止销售,并为每件产品支付235美元的赔偿金。

尽管赔偿金数可以忽略不计,但此次OTB获得胜利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协助OTB集团的律师事务所Denton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为“欧盟内部的知识产权执法开启了新的选择之门”。有分析人士指出,该判决确认了在欧盟范围内的注册和未注册外观设计侵权损害赔偿的可能性,在欧洲属于首例,虽然该裁决仍有被上诉的可能。

时尚头条网写道:随着越来越多奢侈时尚品牌的维权意识加强,快时尚依靠抄袭以维持快速上新的模式正遭遇严重挑战。

长期以来,Zara抄得明目张胆,奢侈品牌几乎被抄了个遍——自2015年以来,Zara被曝光的抄袭对象包括Balmain、Valentino、Celine、Yeezy等等。

 “憎恨”Zara的人有很多。2016年7月,一位叫Tuesday Bassen的洛杉矶独立设计师在社交媒体上控诉Zara抄袭自己的作品。他发起了以 “抵制Zara”( #boycottzara)为名的活动,获得了大量独立设计师们的声援。

但Zara不以为然,淡定回应道——我们拒绝你方申诉,理由上文已提及:你客户的设计并不独特,很难想象,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会有什么人将其与Tuesday Bassen联系在一起。我们已经充分了解你所说第三方提出的观点,但依然坚持我们的想法。最后,请注意,这些说法只引发了数起投诉;要知道,每个月全球有上百万用户分别浏览这两个网站,这么几起投诉在这些数字面前明显相形见绌。

让Zara保持傲慢姿态的,是其高居不下的业绩增长。

2015财年(截至2016年1月31日),Zara的销售额达到了209亿欧元,比2014财年的181.17亿欧元上涨15.4%。而这也是Inidtex收入首次超过200亿欧元。同时,集团净利润为28.75亿欧元,实现15.0%的增长,增速为过去三年最高。可以说,Zara是Inidtex集团的顶梁柱。

2016年财年(截至2017年1月31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在销售额同比增长12%,达到233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上涨9.4%,为40亿欧元;净利润为32亿欧元,同比上涨10%。

Zara的成功早已不是秘密——“我们不引领潮流,只想做时尚的搬运工”。

Zara非常明确自己的品牌策略:从其他品牌秀场、电影等多元化渠道吸取设计灵感。这里说的设计灵感,其实就是抄。

在Zara的设计总部,有350名设计师,但没有首席设计师一职,这让百名设计师在批准产品和推广方案时享有绝对的自主权。

Zara的新款全部由数据决定——设计师们从每天的数据反馈中得知哪款卖得好而哪款滞销,并以此为导向设计接下来的新款。每天早上,Zara总部的工作人员都会根据销售数据和来自顾客、门店经理以及各国总监的意见来推测受欢迎的设计和款式。 

正是由于将设计环节从供应链中剥离出来进行流程化运作,为Zara节省了大量时间。

Zara可以做到“7天生产、14天下柜、30天上柜”。每年,Zara可以设计出1.8万个新品,平均每2~3周就能够有新款上架。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Zara创造了“唯快不破”的商业神话,以“大牌的设计,低廉的价格”喂饱了大众消费者。

伦敦独立分析师Richard Hyman曾指出,“Zar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a的生产模式打破了时尚界的传统规则,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季节时尚。这种快速产出创意的方式早期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感的需求,而不依赖于原创设计所具有的可复制性。”

Zara模式成为快时尚品牌的学习案例,被广泛效仿——H&M、Topshop、Forever 21等相继采用了相似的策略。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当然,Zara每年都会收到“罚单”——因抄袭被罚几千万欧元,但是与其惊人的销售业绩相比,罚款金额可以忽略不计。

Zara能够如此潇洒,也“得益于”时尚产品专利难以界定、地区法律差异和维权成本较高等复杂因素。

比如,Gucci曾诉Forever 21抄袭,双方对关于“绿红绿”“蓝红蓝”配色条纹到底能不能被Gucci独家使用的争执超过半年。今年2月,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法院批准Forever 21取消十几项Gucci商标注册的请求,这意味着Gucci不仅输掉了官司还要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奢侈品牌们咬牙切齿,却无计可施。

在美国,抄袭那些未被授予设计专利的服饰设计并不属于违法行为。这是由于商标法和版权法均没有将服饰纳入保护范围。一款服饰的设计的创意部分如印花等图案元素能够得到保护,但是整个服装却没有知识产权,而商标法则只保护设计师的名字或是品牌标志。Duane Morri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Christiane Campbell曾表示:“一件物品要享有著作权保护,就不能具有功能性。因此,一直以来时装都无法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

不过,曾经让Zara风光无限的模式正遭遇着质疑与挑战。

2017年,Zara的毛利率从2013年巅峰时期59.8%降至57.4%,股价下跌4.5%。全年业绩为2008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2018年2月23日,Inditex集团因在当天下调了目标价格,并预计该集团的毛利率将进一步下滑5%,造成当天股价一日暴跌7.06%至25欧元,创三年来的低点,市值蒸发59亿欧元。

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们正在经历水逆——H&M于去年12月发布的2017年Q4财报显示:当季集团销售额下滑4%。这是20多年来出现的首次业绩下降。另外,优衣库、Forever21等品牌销售业绩也表现平平。

“唯快不破”的神话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消费语境。

有研究报告指出,消费者因为自己喜欢的快时尚品牌或者喜欢的款式而购买快时尚服装,而不是对品牌产生好感而购买,品牌和消费者间建立的情感关联较弱,消费者易流失——“快”带来的品牌忠诚度沉淀乏力。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国内90后00后的年轻消费者对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兴趣逐渐减退。随着消费能力的增长,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能够彰显自己个性的品牌,价格已不再是最大的消费阻碍。

除此之外,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健全。如今,欧盟已在2016推出一个统一系统,为注册和非注册设计师的设计圈提供一个专利系统,能够保护服装和配饰的设计权。这种设计外观专利保护的有效期一般为14至15年,有效时长取决于品牌的选择。

在更加注重原创保护的今天,求快的Zara慢下来了,而这或许也意味着,Zara时代要结束了。



文章来源:时尚头条网、零售前沿社、虎嗅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会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推荐服务
  • 点击次数: 4
    2024 - 11 - 26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深入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加强商标行政保护专业指导,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办法》对多年来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的有益经验与做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提炼总结,共十九条,对违法经营额的定义、违法经营额计算的一般标准、复杂侵权情形中违法经营额的计算标准、无法查证实际违法经营额的处理、不计入违法经营额的特殊情形、反向移送中违法经营额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细化规定,解决了一系列争议和突出问题,为商标执法部门计算违法经营额提供具体规范操作指引,助力营造透明度高、可预见性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做好《办法》的宣传解读,推进《办法》的实施,进一步统一规范执法标准,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 点击次数: 4
    2024 - 10 - 24
    自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PCT试点项目的用户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支付国际检索费。欧洲专利局(EPO)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共同宣布,双方联合开展的专利合作条约(PCT)试点项目进入下一阶段。这一新阶段为提交PCT的中国申请人指定欧洲专利局作为其国际检索单位(ISA)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自2024年12月1日起,申请人将可以使用人民币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向欧洲专利局支付相关检索费用。2020年12月1日,该试点项目第一阶段正式启动。第二阶段将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和居民以人民币支付费用,使申请人更容易获得欧洲专利局高质量的国际检索和书面意见。通过选择欧洲专利局作为其国际检索单位,申请人可以更快获得欧洲专利保护。此外,第二阶段保留了其关键优势,例如根据PCT第二章向欧洲专利局提交国际初步审查请求,进入欧洲阶段时将减少75%的审查费,且不需要欧洲补充检索和PCT申请翻译,从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试点项目上限为每年3000份申请,以确保广大申请人能够继续利用这些优势。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指出,作为中欧两局的重要合作内容之一,试点项目开展近四年以来,超过440多个创新主体从中获益,受到了中国用户的广泛好评。我们对试点项目进入第二阶段表示欢迎,届时参与项目的中国用户将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缴费,更加便捷地在欧洲申请专利和获得保护。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普诺斯表示,这一新付款方式的推出是我们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改进为中国申请人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同时凸显了国际合作在促进创新方面的重要性。通过简化程序和降低成本,我们将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继续支持中国的创新者进入欧洲的技术市场,促进增长并加强我们地区之间的联系。
  • 点击次数: 2
    2024 - 10 - 17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集聚了全国企业近五成的研发经费投入,产出了七成左右的发明专利,贡献了全国12.71%的GDP。2022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稳步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2018—2022年均增速为9.36%,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2.37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2018—2022年,专利密集型产业中,作为新兴产业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及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4.86%和10.23%,实现两位数增长;专利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14万亿元,是非专利密集型产业的2.23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02%,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开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监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多年发布年度监测报告,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力促进了知识产权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点击次数: 8
    2024 - 10 - 10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供给结构和行业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一、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我国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数量约为8.9万家,同比增长2.9%。其中,专利代理机构5269家,商标代理机构35712家;·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机构约为2.2万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机构约为0.9万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机构约为1.6万家;·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的机构约为5.8万家。二、行业营收规模稳中有升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约为2850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319.5万元。专利代理机构总营业收入约为462.6亿元,单个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934.9万元。2023年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营业收入(即劳动生产率)为28.9万元/人。三、促进就业效果不断显现截至2023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约为98.4万人,同比增长1.5%。其中,执业专利代理师为34396人,同比增长9.7%。2023年,有41.4%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招收了新入职人员,15.8%的机构录用了应届毕业生。新入职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5~30岁。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保持较高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1.5%。四、服务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地理覆盖范围显著增加,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覆盖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地级行政区划单位的覆盖比例为89.6%,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较前年提升6.2个百分点。知识产权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提供两种及以上业务的知识产权服...
Copyright © 2018 - 2019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 191 号 B 塔 4416
电话:+86 020-32502900
传真:+86 020-32502999
邮编:510000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0-32502900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