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产最新动态 创造IP无限价值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来源: 粤高
日期: 2018-07-19
浏览次数: 60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据时尚商业快讯消息,Diesel母公司OTB起诉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因抄袭其Diesel牛仔裤、Marni凉鞋设计的案件,最终获得胜诉。

此事还要追溯到3年前。2015年11月,OTB集团提起指控:Zara制造和销售仿制商品的行为违反了欧盟知识产权法,其中Skinzee-SP牛仔裤的外观专利已在欧盟注册。

尽管Inditex嘴上不承认——坚持称其凉鞋设计与Marni凉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Diesel的牛仔裤因缺乏原创性也不存在侵权行为。但米兰法院认为,Zara的行为已构成抄袭与侵权,要求Inditex集团立即召回侵权物并停止销售,并为每件产品支付235美元的赔偿金。

尽管赔偿金数可以忽略不计,但此次OTB获得胜利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协助OTB集团的律师事务所Denton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为“欧盟内部的知识产权执法开启了新的选择之门”。有分析人士指出,该判决确认了在欧盟范围内的注册和未注册外观设计侵权损害赔偿的可能性,在欧洲属于首例,虽然该裁决仍有被上诉的可能。

时尚头条网写道:随着越来越多奢侈时尚品牌的维权意识加强,快时尚依靠抄袭以维持快速上新的模式正遭遇严重挑战。

长期以来,Zara抄得明目张胆,奢侈品牌几乎被抄了个遍——自2015年以来,Zara被曝光的抄袭对象包括Balmain、Valentino、Celine、Yeezy等等。

 “憎恨”Zara的人有很多。2016年7月,一位叫Tuesday Bassen的洛杉矶独立设计师在社交媒体上控诉Zara抄袭自己的作品。他发起了以 “抵制Zara”( #boycottzara)为名的活动,获得了大量独立设计师们的声援。

但Zara不以为然,淡定回应道——我们拒绝你方申诉,理由上文已提及:你客户的设计并不独特,很难想象,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会有什么人将其与Tuesday Bassen联系在一起。我们已经充分了解你所说第三方提出的观点,但依然坚持我们的想法。最后,请注意,这些说法只引发了数起投诉;要知道,每个月全球有上百万用户分别浏览这两个网站,这么几起投诉在这些数字面前明显相形见绌。

让Zara保持傲慢姿态的,是其高居不下的业绩增长。

2015财年(截至2016年1月31日),Zara的销售额达到了209亿欧元,比2014财年的181.17亿欧元上涨15.4%。而这也是Inidtex收入首次超过200亿欧元。同时,集团净利润为28.75亿欧元,实现15.0%的增长,增速为过去三年最高。可以说,Zara是Inidtex集团的顶梁柱。

2016年财年(截至2017年1月31日),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在销售额同比增长12%,达到233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上涨9.4%,为40亿欧元;净利润为32亿欧元,同比上涨10%。

Zara的成功早已不是秘密——“我们不引领潮流,只想做时尚的搬运工”。

Zara非常明确自己的品牌策略:从其他品牌秀场、电影等多元化渠道吸取设计灵感。这里说的设计灵感,其实就是抄。

在Zara的设计总部,有350名设计师,但没有首席设计师一职,这让百名设计师在批准产品和推广方案时享有绝对的自主权。

Zara的新款全部由数据决定——设计师们从每天的数据反馈中得知哪款卖得好而哪款滞销,并以此为导向设计接下来的新款。每天早上,Zara总部的工作人员都会根据销售数据和来自顾客、门店经理以及各国总监的意见来推测受欢迎的设计和款式。 

正是由于将设计环节从供应链中剥离出来进行流程化运作,为Zara节省了大量时间。

Zara可以做到“7天生产、14天下柜、30天上柜”。每年,Zara可以设计出1.8万个新品,平均每2~3周就能够有新款上架。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Zara创造了“唯快不破”的商业神话,以“大牌的设计,低廉的价格”喂饱了大众消费者。

伦敦独立分析师Richard Hyman曾指出,“Zar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a的生产模式打破了时尚界的传统规则,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季节时尚。这种快速产出创意的方式早期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感的需求,而不依赖于原创设计所具有的可复制性。”

Zara模式成为快时尚品牌的学习案例,被广泛效仿——H&M、Topshop、Forever 21等相继采用了相似的策略。


“抄抄抄”的Zara终于玩砸了


当然,Zara每年都会收到“罚单”——因抄袭被罚几千万欧元,但是与其惊人的销售业绩相比,罚款金额可以忽略不计。

Zara能够如此潇洒,也“得益于”时尚产品专利难以界定、地区法律差异和维权成本较高等复杂因素。

比如,Gucci曾诉Forever 21抄袭,双方对关于“绿红绿”“蓝红蓝”配色条纹到底能不能被Gucci独家使用的争执超过半年。今年2月,加利福尼亚州的联邦法院批准Forever 21取消十几项Gucci商标注册的请求,这意味着Gucci不仅输掉了官司还要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奢侈品牌们咬牙切齿,却无计可施。

在美国,抄袭那些未被授予设计专利的服饰设计并不属于违法行为。这是由于商标法和版权法均没有将服饰纳入保护范围。一款服饰的设计的创意部分如印花等图案元素能够得到保护,但是整个服装却没有知识产权,而商标法则只保护设计师的名字或是品牌标志。Duane Morri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Christiane Campbell曾表示:“一件物品要享有著作权保护,就不能具有功能性。因此,一直以来时装都无法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

不过,曾经让Zara风光无限的模式正遭遇着质疑与挑战。

2017年,Zara的毛利率从2013年巅峰时期59.8%降至57.4%,股价下跌4.5%。全年业绩为2008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

2018年2月23日,Inditex集团因在当天下调了目标价格,并预计该集团的毛利率将进一步下滑5%,造成当天股价一日暴跌7.06%至25欧元,创三年来的低点,市值蒸发59亿欧元。

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们正在经历水逆——H&M于去年12月发布的2017年Q4财报显示:当季集团销售额下滑4%。这是20多年来出现的首次业绩下降。另外,优衣库、Forever21等品牌销售业绩也表现平平。

“唯快不破”的神话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消费语境。

有研究报告指出,消费者因为自己喜欢的快时尚品牌或者喜欢的款式而购买快时尚服装,而不是对品牌产生好感而购买,品牌和消费者间建立的情感关联较弱,消费者易流失——“快”带来的品牌忠诚度沉淀乏力。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国内90后00后的年轻消费者对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兴趣逐渐减退。随着消费能力的增长,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能够彰显自己个性的品牌,价格已不再是最大的消费阻碍。

除此之外,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健全。如今,欧盟已在2016推出一个统一系统,为注册和非注册设计师的设计圈提供一个专利系统,能够保护服装和配饰的设计权。这种设计外观专利保护的有效期一般为14至15年,有效时长取决于品牌的选择。

在更加注重原创保护的今天,求快的Zara慢下来了,而这或许也意味着,Zara时代要结束了。



文章来源:时尚头条网、零售前沿社、虎嗅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会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推荐服务
  • 点击次数: 0
    2025 - 09 - 18
    2025年9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下称《报告》),中国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稳居36个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之首,2013年以来累计上升25位。这表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取得显著成就。该《报告》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大方面,对全球139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共设置了制度、人力资本和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知识和技术产出、创意产出等7个领域,共21个二级指标和78项细分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在创新产出方面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优势明显,2025年排名第5位,较2024年上升2位;创新投入排名全球第19位,较2024年上升4位。1.多项知识产权相关细分指标位居全球第一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本国人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商标申请量,创意产品出口额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等相关细分指标均排名全球第一。此外,中国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企业供资研发总支出(GERD)占比等相关细分指标方面排名全球第二。2.创新集群数量排名全球第一中国共拥有24个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首次跃居全球之首,北京(第4位)、上海—苏州(第6位)集群位居前十,是全球专利申请、科技创新及创业投资的热点区域。3.品牌价值稳居全球第二2025年全球前5000个品牌中,中国品牌总价值达1.81万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84%,位居全球第二。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 点击次数: 0
    2025 - 08 - 11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新通知,为进一步提高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查服务,商标网上服务系统的各子系统将逐步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以下简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统一管理和统一身份认证。其中,新商标网上申请系统将首先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01三类用户信息需完善老用户(2025年8月1日0点前注册):直接使用原账号及密码登录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查看完善用户信息并关联历史账号。新用户(2025年8月1日0点后注册):需先注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账号,待新商标网上申请系统上线后,再完成账号关联操作。法人/商标代理机构注册用户:除基础信息外,还需完成经办人关联操作。代理机构需使用备案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备案人员需先办理备案手续。02操作指引及咨询渠道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网址:https://sso.cnipa.gov.cn/am/#/login具体操作可参考:完善用户信息操作手册.docx常见问题解答可查阅: 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帮助中心咨询电话:010-6321850003注意事项 每位用户仅能关联一个商标网上申请系统的历史账号。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已通过电子邮件和短信将可关联的账号信息通知给相关用户。若用户在查收或关联过程中遇到问题,可拨打咨询电话寻求帮助。 现阶段,新商标网上申请系统尚未上线,用户完善信息后暂无法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访问商标网上申请系统。待新商标网上申请系统上线后,用户即可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登录并正常办理商标业务。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
  • 点击次数: 0
    2025 - 08 - 07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体验,自2025年8月6日0时起,商标网上服务系统中的商标公告子系统、商标裁文公开子系统和商标注册证明公示子系统将启用新网址。具体网址如下:商标公告:https://pub.sbj.cnipa.gov.cn/toas-pub-prod/portalui-pub-prod/brandNotice商标注册证明公示:https://pub.sbj.cnipa.gov.cn/toas-pub-prod/portalui-pub-prod/collectionButtons商标注册审查决定文书: https://pub.sbj.cnipa.gov.cn/toas-pub-prod/portalui-pub-prod/trademarkRegistration商标异议决定书: https://pub.sbj.cnipa.gov.cn/toas-pub-prod/portalui-pub-prod/trademarkRegistration商标评审文书:https://pub.sbj.cnipa.gov.cn/toas-pub-prod/portalui-pub-prod/trademarkAssessment请相关用户注意网址变更信息,及时更新访问链接,以免影响业务办理。特此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2025年8月5日
  • 点击次数: 0
    2025 - 06 - 28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签订的《关于〈专利合作条约〉(PCT)费用汇交的谅解备忘录》,国家知识产权局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人民币标准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收取PCT申请国际阶段费用。一、2025年7月1日起执行的人民币标准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25年7月1日起执行的PCT申请国际阶段费用的人民币标准,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按以下标准收取PCT申请国际阶段费用。PCT申请国际阶段费用标准 (金额单位:人民币 元)(一)代国际局收取的国际申请费序号内容费用1国际申请文件不超过30页116202超出30页每页加收1303电子方式提交减缴(PDF格式)17504电子方式提交减缴(XML格式)2620(二)代国际局收取的手续费      1750如因汇率波动过大等原因需调整标准将另行公布。二、适用范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且收到日在2025年7月1日(含当日)之后的PCT申请的国际申请费,以及收到日在2025年7月1日(含当日)之后的PCT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手续费,适用本标准。除代国际局收取的费用之外,检索费等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取的费用标准保持不变,具体见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的《专利收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收费标准》。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Copyright © 2018 - 2019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中国·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 191 号 B 塔 4416
电话:+86 020-32502900
传真:+86 020-32502999
邮编:510000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0-32502900
6

二维码管理

返回顶部
展开